8883棋牌官方版net(中国)-搜狗百科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农村建设
共赴和美之约 | 大黄村:“变”出来个新天地
发布日期:2023-09-25 来源:平顶山日报 浏览量:

9月20日,走进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,在绿树红花掩映下的一处处农家小院布局整齐,道路街巷干净整洁,村民在凉亭内休息,儿童在广场上嬉戏,恬静悠然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。

作为远近闻名的“明星村”,近年来大黄村在全国人大代表、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的带领下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不仅建成了新村,改善了老村的居住环境,而且建设了标准化灯光篮球场、农耕展览馆、文化广场、观景台、人工湖等,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。

去年以来,大黄村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抓手,对村庄进行全面升级改造:8条主干道、4条寨壕和70余条背街小巷全部整修一新;铺设污水管网、平整路肩4000余米,整治坑塘5个,美化墙体百余面;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,规划建设公厕3个,有序推动垃圾分类和农村污水治理,排查垃圾点位396处,均已配备分类垃圾箱;栽植花草树木3万余株,安装路灯150余盏;成立专业人居环境管护队伍,建立长效管护机制······

“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,排水系统比之前好多了。”谈起村里的变化,大黄村老党员姚献臣感慨地说。

作为“魔术村”,大黄村曾声名远扬。马豹子介绍说,最多时,全村有演出团体近百个,常年在外演出的群众有1000余人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魔术演艺事业一度遭遇危机,但村民及时转变观念,因地制宜谋发展,通过“魔术+”推动魔术文化和产业发展,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。

该村以土地流转、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切口,拉长魔术文化产业链条,打造“以演艺为抓手、不卖门票卖产品”的新营销模式。通过招商引资,该村将2000多亩(1亩≈666.67平方米)土地流转,不仅让在外村民安心赚钱,而且让在家的村民就近到村里公司或加工厂务工,当起既拿地租又拿工资的产业工人。

利用“魔术+”文化业态,大黄村打造了大黄小微企业园,吸引了包括魔术演艺、道具研发、灯光音响销售、汽车销售代理、门窗加工、网络购物、百货商品批发、物流运输、餐饮服务在内的300家小微企业及商户入驻;建成中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,23家商户与22家出版社对接,销售网络覆盖全国······企业园和图书批发市场每年创造经济收入15亿元,辐射带动周边13万人就业。

近年来,大黄村瞄准电商直播风口,大力发展直播带货,并建成电商直播创业园,引进万购网络直播、逆流渔具、威海沧渔渔具等电商直播公司。如今,该村已有16家上规模的电商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入驻电商直播创业园,带动周边乡镇近万人创业就业。目前,该村共有电商企业近90家、直播间近120个、电商培训基地2个、带货主播200余名,日均发货量4万单左右。

借助电商发展,大黄村同步大力发展渔具电商产业,目前已建成渔具电商供应链基地5个、渔具产品生产线20条,拥有自主品牌18个,带动2万余人就业。

如今的大黄村,乡风文明、产业兴旺、百姓富足,正在建设和美乡村、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

■记者手记

小魔术带动大发展

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碰撞,会迸发出什么样的“火花”?大黄村近年来的发展给出了答案。

面对魔术演艺行业陷入低迷、发展遭遇瓶颈的困难时刻,头脑灵活的大黄人走出了一条“魔术+商品”的营销模式,让魔术文化和产业再次呈现勃勃生机。

在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的带领下,大黄村又瞄准电商直播风口,把自身的魔术文化和小商品、图书等产品优势相结合,将销售平台转到了网上,促进了产业进一步发展。

魔术文化是发展根基,转变观念是发展路径。大黄人紧跟时代步伐,把小魔术做成了大产业,带动乡村大发展。大黄村也由过去的“落后村”“空心村”蝶变为“网红村”“明星村”,魔术文化的新“魔力”正在不断展现。 


XML 地图